张泽(1882-1940),字善孖(一作善子,又作善之)号虎痴,四川内江人。曾任上海美专教授。与八弟张爰(大千)同寓上海,领袖风雅,又二难之目。善画山水、花鸟、鱼虫、走兽、尤精画虎。画有十二金钗图,写虎各种形态,各摘西厢记词句题之。如“临去秋波那一转”、“怎么回不过脸来”、终日价情思睡昏昏“等,以寓美人猛虎之意。抗日战争后,游美,举行画展募捐,返国卒于重庆,年五十九。
张善子一生爱虎、画虎,他视虎如子如伴,把在苏州网师园所豢养的虎取名“虎儿”。甚至时拜大风堂者,除执礼于他及张大千和同门师兄外,还须向“虎儿”行见面礼,为画坛千古奇事一桩。张善子还在黄山寻虎,甚至标新立异将“虎儿”送苏州报国寺高僧仰光大师说三皈,并赐得法名“格心”,为佛门及世俗之趣事雅谈。
(张善子、张大千调教虎)
张善子豢养虎,更懂得驯虎。他曾身着僧衣,左掌于胸,出右手二指禅虎,所摄的“伏虎图”照片便是佐证。他还惜虎如子,“虎儿”死后,不仅安排墓葬,而且怅然所失题“虎儿之墓,蜀人张善子、张大千立”,其情愫亘古未见,其行为有史未闻,不乏轰动效应。
张善子不仅善于画虎,而且对于老虎的调教和天性开发有一套办法。曾熙先生在《张善子先生小传》中与张善子有一段对话颇有趣意:“观古来画虎者,每多类犬。写生家又但能传其皮相,不能得虎之天性。君操何术至此?善子曰:‘予因画虎,遂豢虎有年矣。虎性贪利得肉。予每日以肥豚大方饲之。待其饱,然后驰其铁绳,纵之大壑,须臾风生,若怒若醉,长啸奔舞山谷异势。及其饥,复置肥豚柙中,虎且摇尾面前,若敬主人者。’髯曰:虎得肉足耳,且知有主人耶!”
张善孖及家人与“虎儿”合影
张善子作品欣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一篇:晚清笔墨第一家 ——虚谷
下一篇:最后一页